今天分享的是: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总结: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商业化序幕拉开-行业深度报告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总结: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商业化序幕拉开》报告由开源证券发布,主要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展示情况及其产业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如下:
- 产业地位突出: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地位突出,本体参展数为历届之最,创新中心积极入局,推动产业发展。
- 政策支持加强:李强总理参观调研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强调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强化应用验证。国家与地方层面出台较多政策,彰显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视,政策催化下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加速。
- 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适合汽车工厂应用,已具备智能质检、分拣、搬运等能力;在零售等服务场景中,已具备基础交互、识别抓取等能力;家庭场景综合难度高,但技术积淀有望逐步突破。
- 运控能力提升:形态上,“轮式底盘+双臂”设计方案增多,轮式结构设计门槛较低,使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门槛降低;运动控制方面,人形机器人运控能力显著提升,现场展示运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同比增长约3倍,完成复杂运动的能力明显提升;大模型逐步赋能,多模态大模型趋势已现,智能化提升初见成效,但泛化能力仍需提升。
- 入局企业增多:2024年世界人形机器人大会本体参展企业达到27家,参展数量为历届最多。人形机器人参与厂商可大致分为明星创业企业、大厂类、工业机器人企业三大类。人形机器人为软硬件综合体,产品竞争力由软硬件共同决定,关注企业研发能力、产品迭代能力。行业初期,明星创业企业有望走在量产前沿;行业成熟期,跨界大厂有望后来居上。
- 商业化进展:领先厂商已启动汽车工厂、科研、零售服务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成本高昂,量产降本的需求前提逐步形成,国内供应链有望助力量产降本。
- 传动方案:各人形机器人厂商的传动方案仍以减速器为主,部分厂商在腿部采用了行星滚柱丝杠。行星滚柱丝杠作为线性传动方案具有负载高、耐冲击能力强、精度保持性好等优势,有望成为发展主方向。
- 灵巧手:灵巧手作为动作执行终端,实现通用性较易。感知层面,灵巧手方案提升灵活性、感知丰富度的行业趋势;硬件层面,主流传动元件包括连杆、齿轮、线绳、丝杠等,微型丝杠的方案具备优势,有望成为发展主方向。灵巧手集合硬件和软件建模等技术载体,竞争壁垒高,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 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本体所用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触觉传感器、力和力矩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编码器价值量高,随着伺服控制性能提高,对编码器精度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触觉传感器配合灵巧手使用,可实现人手抓取等动作;六维力矩传感器价值量较高,降本后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视觉传感器是实现位置控制的核心,随着场景需求增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有望增多。
- 电机:无框电机集成在机器人关节中,结构紧凑、定制需求强,大部分厂商选择自研设计。考虑到电机成本和规模化、标准化量产需求,在人形机器人产品定型后,本体厂商或以对外规模采购电机为主。目前国内无框电机市场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实现规模量产售卖的厂商有望占据更高市场份额。
- 动作捕捉:动作捕捉是人形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重要路径,通过动作捕捉采集海量的真实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标注,将构建起通用的数据集,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性能,为机器人训练提供有力的支持。
4. 总结:人形机器人已迈过样机阶段,逐步探索工厂、零售、家庭等应用场景,技术进展方面,现场展示运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同增约3倍,且完成复杂运动的能力明显提升,但仍有待训练数据的积累推动泛化能力进一步成熟。商业化方面,特斯拉、优必选等领先厂商已启动汽车工厂实训,零售服务场景试点亦已提上日程。入局企业方面,大致分成明星创业企业、大厂类、工业机器人企业三大类,其中大厂类资源投入不一,平台类如华为、英伟达以模型平台支撑为主,互联网类如字节跳动则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