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作为这一浪潮的前沿先锋,正在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2024年,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的积极跟进,我们即将看到这一领域进一步成熟和商业化的加速。
12月,各大科技公司相继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进展,特斯拉与波士顿动力的消息引发了业内热烈讨论。智元机器人宣布启动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并与相关单位联合开源百万真机数据集。英伟达也大幅度加大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计划到2025年推出新一代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紧凑型计算机。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能力不仅在于其外观的近似人类,更在于其具备的“具身智能”——能够感知、学习,并与周围环境动态互动。在年底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十大关键词”中,具身智能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前景正日趋明朗。
在2024年机器人大会上,优必选展示了其WalkerS系列人形机器人在智能搬运和质检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这款机器人已成为进入多家工厂实训的先行者,并获得了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随着工业制造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今年10月,优必选发布了其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进一步提升了硬件性能,包括一体化关节技术、集成化头部设计及仿人灵巧手等创新。
国内多家车企也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应用,东风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在实际生产线上引入人形机器人,以提升生产效率。在比亚迪工厂中,WalkerS1与Wali瓦力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无人物流车形成完美协作,实现全自动的室内外物流流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2024年的人形机器人量产逐渐显现出趋势。智元机器人的年发货量预估在300台左右,但截至年底实际上已超过900台,打破了预期。此外,市场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也有了明显下调,宇树的UnitreeG1定价从9.9万元起,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而众擎机器人的全新通用具身智能体PM01则以8.8万元开启售价,再次将价格推向新低。
优必选的负责人针对这一趋势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更多领域并拓展至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同时,他也强调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复杂性和长期投资特性,指出要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应用仍需周密部署。
设计和制造的持续技术迭代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在国家层面,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将实现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和“小脑”关键技术的突破。
“大脑”负责机器人的决策与认知,而“小脑”则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与协调。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在智能化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小脑”的灵巧操控能力尚需进一步增强,这受限于现实世界多模态数据的采集与软件泛化能力的不足。
针对这一难题,星动纪元等新兴企业正在研发原生机器人大模型,结合自研灵巧手,可以完成复杂操作任务,标志着具身智能向更高级阶段的迈进。
为解决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数据短缺问题,创新中心已经启动了“天工开源计划”,旨在开放相关的软件开发文档与结构设计内容,促进行业技术共享。通过开放数据集与运动控制训练框架,将能有效提升具身智能的训练效率,并推动人形机器人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总的来看,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一年——核心技术的突破、量产的加速以及政策的支持将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繁荣。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够与人类社会更高效地结合,提升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能在发展过程中兼顾伦理与人性关怀,推动科技向善,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使用诸如简单AI等智能工具,将为自媒体创业者提供便利。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令人兴奋的行业中,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