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迎来“群体智能”时刻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行业动态     |      2025-05-10 12:47:13    |      小编

  工业场景产线级任务对人形机器人多机协同作业水平带来全新考验和挑战,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攻关是实现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必经之路。

  今年,工业人形机器人进入实训2.0阶段,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应用“群体智能”技术在5G智慧工厂展开协同实训。在工厂内,这些Walker S1机器人分布于总装车间、SPS仪表区、质检区及车门装配区等多个复杂场景,成功实现了协同分拣、协同搬运和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协同作业。

  在此次实训中,首次将群体智能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实现多机协同作业。以人形机器人集群为物理载体,探索通过群体行为与外部物理环境密集交互而进化出的高阶具身智能。为此,优必选创新提出了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并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Internet of Humanoids(IoH),为群体智能的软硬件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优必选称,针对人形机器人群体协作场景,优必选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由云端协同的推理型节点和技能型节点灵活链接,形成群体维度下的超级大脑和智能小脑,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大小脑。

  其中,超级大脑基于多模态具身推理大模型,重点突破智能混合决策技术,实现复杂产线级任务的高维决策;智能小脑则基于Transformer模型,创新研发跨场域融合感知技术和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加速技能生成与迁移。

  这一系列突破将单台人形机器人的任务范畴扩展至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的产线级柔性需求,不仅推动实现多维度、多场景的群体智能,还为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高效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智能制造的高阶进化之路。

  易倍体育官方网站 Emc易倍体育

  目前,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富士康、顺丰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合作,自主研发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成功进入全球最多车厂,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单机自主智能实训。

  公司表示,随着实训2.0阶段的开启,优必选将通过多机协同实训的数据积累与模型训练,加速产品与技术的迭代升级。除外,优必选还将拓展更多合作伙伴的工厂,全面推动多机协同实训的落地,进一步深化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

  易倍体育官方网站 Emc易倍体育

  近日,高盛研究部发表了关于人形机器人动态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行业可能在2025年从研发阶段步入量产阶段。

  表示,由于众多供应链上市公司(尤其在亚洲)已公开披露了进军或进一步推进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的计划,一个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迅速增长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到2035年可能释放380亿美元至205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规模。

  据了解,全球头部企业正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落地。在供应端,特斯拉已开始加速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研发,计划于2025年进行小规模生产并在内部分配使用;国内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也进入了产品预售与实训阶段,预计2025年成为商业化量产元年。

  以Figure、Agility、智元、优必选等为代表的全球优秀机器人主机厂商已陆续开始出货或加速出货,根据机构调研和整理,目前主流厂商对于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预期相加已达到4万台左右,保守预测全年实际出货将达到2万台以上。

  中信证券也表示,人形机器人板块发展趋势确定,2025年放量较为明确,有望迎来新一轮密集催化期,且泛AI应用的行情主线仍将延续,资本开支竞赛背景下,机器人或为最好的分支赛道。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具身智能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近日,北京正式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一政策被视为北京抢占具身智能新赛道、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布局。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7年,在产业规模方面,北京将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力争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北京已集聚约24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并在海淀、亦庄形成“一南一北”两大产业集聚区。海淀区汇聚了297家具身智能企业和22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亦庄则拥有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300余家智能制造生态企业,覆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政策还配套了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支持技术攻关。

  行业叙事逻辑也在发生改变,发展关键正从硬件端向软件端转移。中金研报表示,具身智能软件端泛化能力表现超预期,具身智能进化持续加速。人形机器人能否以及何时可以打开C端市场、实现放量,关键瓶颈在于大脑的泛化能力表现。

  国金证券认为,软件端的进步将带动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场景应用更近一步。中泰证券表示,AI进入2.0时代,人形机器人将是AI最大的落地场景。硬件端目前看相对较为完善,软件端的迭代是驱动产品力不断提升的关键。(窦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