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下半年,折叠屏产品、AI手机及AI眼镜等产品正在兴起,有望给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维持电子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
出货趋缓&集中度提升,持续关注产品微创新:1)2009-2012,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2013-2016,智能手机外观升级;2016-2023,换机需求逐渐减弱,智能手机增长乏力;2024至今,AI手机进入大众视野,移动端大模型有望兴起;2)折叠屏手机频发:更大的屏幕尺寸在观看短视频、电影、玩游戏较直板机有更好的视觉效果,2025Q1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市场有所回暖;
3)AI手机未来可期:目前还未出现真正重量级的AI应用,但厂商围绕AI影像、智能通话、智能搜索等功能已经提前布局AI应用,根据IDC预测数据,随着新的芯片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快速迭代,叠加移动端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有望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预计2027年有望增长至8.27亿台,2024-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达52%。
新品密集发布,AI落地新载体:1)AI技术兴起推动终端创新,AI智能眼镜成为AI落地新载体。相较传统XR设备,AI智能眼镜集成了AI技术,且功能主要聚焦于视、听领域,无需采用XR产品厚重的光学设计,因此更加轻薄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场景。在当前AI发展重心逐步向终端转变过程中,考虑到AI智能眼镜融合了视觉、听觉以及语言等人体重要感知交互方式,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新载体。2)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加,AI智能眼镜新品迎来密集发布。AI眼镜正逐步从“炫技”走向“实用”,翻译、拍照、AI语音助手等功能逐步成为日常高频使用场景,尤其是在运动、通勤、翻译等场景下,相比手机具备潜在的替代性。当前除了传统XR智能硬件厂商,包括互联网企业和消费电子品牌也纷纷入局AI智能眼镜领域。根据Wellsenn预测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达到550万台,未来随着AI技术的赋能,2027年全球AI眼镜出货将增长至2200万台,2024-2027年CAGR达144%。
投资建议:看好AI智能化带来零组件机会,建议关注立讯精密、鹏鼎控股、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歌尔股份、生益科技、莱特光电、珠海冠宇和江波龙。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2)产品技术更新风险;3)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