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2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广东造,产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广东机器人“七剑客”屡次刷屏……当前,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但要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仍有不少难关需要跨越。5月14日,“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讨论正酣,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政协委员与省长、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共商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计。
今年年初,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省长王伟中亲自挂帅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省政协深入贯彻省委部署,与省政府共同确定“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2025年上半年“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议题。2月至4月,省政协经济委组织调研组分赴省内外城市开展实地调研考察,累计走访调研企业40余家,召开座谈会12场,并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线上讨论,召开“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广泛听取政府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和智能机器人企业、研究机构、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中,多数企业认为场景开发是制约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广东具备最全的制造门类,在工业、服务等领域具备大量场景,但未形成“应用牵引”优势。因此,调研组建议突出场景供给,以应用牵引产业创新发展。
这与会上粤商代表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少与会者呼吁,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场景清单,吸引企业攻关。就在4月,广东省发布了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将在近期发布关于“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
发展智能机器人势在必行,发展哪种智能机器人,广东更有优势,更能抢占先机?
省政协经济委主任梁维东指出,应制定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定位和分阶段目标,建议按照“工业、特种机器人先行,生活服务机器人并进,人形机器人持续攻关”的路径实施分步走战略,进一步量化具体指标,出台更多创新配套政策。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广东在海洋经济、应急管理、智慧城市、银发经济等领域需求明确,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特种机器人产业可能会率先突破。“尤其是面向老龄化、家庭服务缺口大等民生痛点的老人居家看护、家政机器人,细分市场小但总体规模大,亟待通过场景开放与政策引导形成集聚效应。”
对此,中科民生耐鼎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作了很好的探索。董事长孙元凯在会上介绍了该公司研发的具身智能双臂轮式机器人,可以完成99%的护理工作,极大减轻对失能人员的照护压力。但孙元凯坦言,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障碍,如医疗器械注册名称分类中缺少“护理机器人”品类、医院没有“护理机器人”服务项目的收费条码等。对此,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表示,要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智能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具身智能的大脑、运动控制的小脑、核心零部件的本体四肢。省政协调研组建议,借鉴广东省“攀登计划”“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等经验,创新攻关模式,加大省本级和各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资源,策划部省联动重大专项,突破RV减速器、传感器、AI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等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大脑”“小脑”和“肢体”形成一批自主程度高、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当前,具身大脑成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产业应用的瓶颈,而具身大脑发展的瓶颈在于缺少在真实场景的打磨以及真实场景的数据。”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建议建设符合广东产业格局的具身机器人数据训练场。华为云首席战略官王丰也表示,通过构建具身智能模型仓库,推广应用优秀算法,降低机器人企业研发与生产成本,促进机器人应用百花齐放。这一建议得到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支持,目前,广东正在谋划建设具身机器人训练场,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丁宁则建议政府牵头联合智能机器人上下游企业,建设辐射华南甚至全国的智能机器人综合检测平台,共同制定智能机器人动力组件及整机相关标准,推出一套符合智能机器人产品的专用检测方式及工具,探索制定与推广智能机器人及零部件出厂标准,打造“机器人范式看中国、中国标准在广东”的全球话语权。
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建议由大湾区国创中心牵头,组建全栈国产化的“智能硬件﹢操作系统﹢大小模型﹢机器人智能控制”智能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克AI机器人芯片、智能自主操作系统、智能工业控制器、通用大模型﹢专业垂直模型以及关键零部件与硬件等关键共性技术,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基础软硬件平台,锻造“杀手锏”技术。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将近3个小时的讨论交流中,关于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看法愈发一致,对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路径愈发明晰。王伟中认真听取大家发言,不时插话交流,主动回应关切,要求省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把省政协调研成果和企业家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到下一步工作中。他希望广大机器人企业把握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瞄准产业赛道,扎根广东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努力产出更多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助力广东加快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省政协主席林克庆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充分协商交流,集思广益、汇聚众智,为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希望广大企业家当好“智囊团”“领头雁”“代言人”,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通讯员 张露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