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8月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举办。8月9日,在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并配套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项支持政策。此次出台的专项政策,聚焦软硬技术协同攻关、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新业态全链条培育等关键领域,全国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供应链响应平台支持等8条支持措施,加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点评:从技术导向到需求导向,从概念验证到商业落地,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拐点,那些能够找到刚需场景并深耕细作的企业,将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
华为将于8月12日在“2025金融AI推理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上发布AI(人工智能)推理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成果。据透露,这项成果或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高带宽内存)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完善中国AI推理生态。
点评:若成果落地,将带来双重利好:一是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关键环节对外依存度,保障AI基础设施安全;二是激活推理性能与应用生态,助力国产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为金融等高实时性场景的AI应用铺平道路,加速产业落地。
美东时间8月7日,OpenAI正式发布GPT-5。新模型发布后,OpenAI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一场访谈中表示,相比GPT-4,GPT-5不仅能解答各种难题,更能实现即时的、按需的软件开发,并将彻底改变人们工作、学习及创新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中,奥尔特曼表示,GPT-5在健康建议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它的答案更准确,幻觉更少,更有可能告知真正的病因和应对措施。奥尔特曼还表示,2035年人们将能借助这些工具治愈或至少有效治疗许多目前仍在困扰人类的疾病。在奥尔特曼看来,在GPT-8时代,人们可以利用这一AI工具治疗某种癌症。
点评:这一愿景若实现,将彻底重构科学发现与医疗研发的范式,使AI从辅助工具跃升为“虚拟首席科学家”。然而,其可行性仍面临现实挑战:超高可靠性要求、复杂伦理监管及科学验证体系的重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英伟达发布“AI工厂的操作系统”;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即将发布|数智早参
上海推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案;智元在机器人学习领域取得新突破|数智早参
确定退市,“万亿”恒大落幕!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从投资人到创业者,私募大佬岳志斌:机器人赛道不适合“过路财神”,更需要 “耐心资本”!
6%税率一锤定音!快递服务增值税新规出台:税务成本降了,刷单问题或得到缓解
从“万亿”到终局,许家印的中国恒大进入“倒计时”,将于8月25日9时起取消上市地位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华为正式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 计划于9月正式开源;《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印发
121款药品进入商保创新药初审目录:近20家外企参与 CAR-T、核药、ADC“明星药”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