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突破人机边界,AI产业的下一站》由中邮证券孙业亮、丁子惠撰写,对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全面剖析。
1.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概述:人形机器人具备人类外形、行动能力、智慧化与可交互性,涵盖环境感知、运动控制、人机交互三大核心技术模块,其发展历经早期、系统高度集成、高动态运动三个阶段。具身智能强调依附物理实体,具备感知、认知等能力,能与环境交互并自主学习。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相结合,有望成为AI的终极形态,推动机器人从执行预设程序向自主学习决策转变。
2. 政策与市场分析:政策层面,中国从国家到地方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市场方面,全球AI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824.7亿美元,2023 - 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21.50%。软件市场规模高于硬件,机器学习市场规模预计大幅增长。人口老龄化与产业升级需求使人形机器人发展空间广阔,中国在数字经济、消费市场和应用场景方面具备优势。
3. 应用案例与潜在场景:工业领域,优必选的Walker S在蔚来工厂参与质检等工作,梅赛德斯 - 奔驰引入Apptronik的Apollo人形机器人从事搬运装配;物流领域,亚马逊用Digit人形机器人提升仓库效率。人形机器人按应用分为服务、工业、医疗等6大类,在酒店服务、手术协助、战场任务执行、教学辅助等场景有广泛应用潜力。
4. 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机器人产业链包括系统研发、零配件生产等五个部分,涉及机械、传感、控制等6个子系统。感知层和认知层是工业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机器人迈进的关键,控制系统如同机器人的神经系统,机器视觉为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能力,多模态大模型助力具身智能发展。中控技术、海康威视等众多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在机器人相关领域积极布局,涵盖仿真解决方案、机器人制造、机器视觉、多模态大模型等业务。